航天员有哪几位(中国航天员哪几位)

中国一共几位航天员?分别是谁?

美国载人牺牲14名航天员,中国迄今没有一个,这就是中国质量!

航天员有哪几位

神舟十号飞船搭载了哪几位航天员

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

这是继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之后,中国航天员时隔5年又将奔赴太空,而且是首次前往自家空间站。

大家激动期盼的同时,有眼尖心细的网友,从平凡的任务动态报道中发现了不凡之处。

在一张箭船组合体转运照片中,他们通过放大图片,在火箭“脚下”发现了“限载2人”标识。

技术状态: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截至发射2013年6月,已在轨运行610多天,运行稳定,所有设备状态良好,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满足执行后续任务要求。

神舟十号飞船主要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与神舟九号飞船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飞船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飞行速度约每秒7.9千米,每小时飞行2.8万千米。

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与遥九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6820千克。

测控通信网(运行段)由3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中继卫星控制管理中心)、12个中国内外地面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东风航天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组成。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副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地区,并设置了陆上应急返回着陆区和海上应急溅落区。

你知道我们国家哪几位宇航员的名子?

杨利伟,翟志刚,费俊龙,聂海胜,刘亚萍,刘洋人们只会记住第一,很少有人记住第二杨利伟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员要经过两个阶段的选拔,

第一阶段的选拔是从普通的候选人中挑选出合格者,成为预备航天员;

第二阶段的选拔是经过长期的航天员训练,从预备航天员中挑选出可以承担飞行任务的真正航天员。

在第一阶段的预备航天员选拔时,每名候选人必须闯过以下三关:

第一关是初选。在航天员正式选拔前,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选拔标准。选拔标准包括基本条件、临床医学和与航天医学有关的特殊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素质的标准。对于不同的载人航天时期,各国的选拔标准是不同的。美国、前苏联和我国的载人航天初期,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均十分严格。因为早期航天员的主要任务是担任飞船的指令长或驾驶员,他们必须熟悉航空飞行技术和经验,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冷静、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候选人的基本条件中规定候选人必须是有航空飞行经验的试飞员和优秀的空军现役飞行员。之后,由于航天员的需求量增加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任务不单纯是驾驶飞船,还要在太空中进行空间技术和科学研究、生产和加工、对航天器进行检查与维修,以及到其它星球进行探险活动等。因此,航天员不能像初期那样只从飞行员中挑选,还需要挑选其它类型的人作为任务专家(随船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科学家航天员)。于是,航天员选拔的目标、对象和条件放宽了。例如,美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时,报名的范围扩大到航空俱乐部的成员,飞行大专院校的学生等。现在美国的选拔标准中规定只要是美国公民都可以报名。但另一方面,对航天员的学历和专长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候选人具有自然科学、医学或工程学方面的博士学位或同等学历。这些人成为航天中的任务和载荷专家,以完成太空中工程方面的任务和进行各项科学实验。通过多年的飞行,人们觉得失重飞行并不像初期时认为的那样可怕了,医学和生理功能检查也较初期放松了些,没有初期那么严格。 在制定选拔标准后,就成立了航天员选拔任务组。任务组由官方、航天医学专家、临床医生专家组成。首先,他们对候选人的政治、技术、健康档案进行全面的评审,再由评委会做出能否进入第二轮选拔的决定。在此阶段的淘汰率是很高的。它像“过筛子”一样,将不符合基本要求的候选人淘汰。 我国预备航天员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厘米,体重55-70公斤,年龄25-35岁,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大专以上水平,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无烟酒瘾,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类。我国的预备航天员是从1506名符合基本选拔条件的飞行员中,通过书面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选出了800名。 第二关是临床医学选拔。这是航天员选拔中最关键的一关。在此阶段内,要对候选人的病史进行重新评价,将有遗传性疾病或其它容易复发疾病的候选人排除。我国航天员的选拔过程中,医学选拔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800名候选人的住地附近集中,在医院里进行一般的临床检查,通过这项检查,从800人中选60人到北京参加第二轮的住院临床复查。在医院里进行各种临床体检,体检内容包括x透视、心电图、超声图、广泛的化验(血、尿、粪便等)、神经学检查、脑电、全面的心理测验和分析等。 除了检查外,询问候选人疾病的既往史和家庭病史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病虽然现在好了,通过临床的医学检查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对于航天来说却是一个隐患。例如,有过轻度的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史的人,可能现在痊愈了,临床检查所有的指标也都正常。这些人如果当上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有可能诱发这些疾病发作,如果飞行中出现这些病,将是很危险的。又如,有过轻微尿结石和胆结石的人,经过治疗没有症状了,如果他们参加长期太空飞行,由于失重引起人体内钙和盐代谢的紊乱,就可能导致肾结石和尿结石的复发。家庭病史也很重要,有些病是可以遗传的,如果直系的家庭成员中患有精神病、癫痫病或有严重神经衰弱,就有可能遗传到候选人。一旦进入太空,诱发了这些病的复发,将十分危险。为了确保航天员的正确选拔,医生必须详细地询问候选人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以确保通过第二阶段检查的人身体健康,无潜在性疾病。 第三关是航天适应性选拔。航天环境是十分特殊的,但不同的人对航天环境(主要是失重、超重、缺氧)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选出适合参加太空飞行的人。航天医学家设计了很多专门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候选人对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将那些适应能力差的人淘汰。例如,为了防止航天运动病,进行了秋千、灌耳、转椅等前庭功能检查;为了挑选出心血管功能好的人,进行了头低位、站立位、下身负压、自行车运动等检查;为了评价候选人对抗超重的耐力,进行了离心机检查;为了选出缺氧耐力好的人,进行了低压舱检查等。 对于航天员来说,心理选拔也十分重要。因为航天员生活在太空这种特殊的环境下,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人的心理负荷也必然加大。同时,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太空环境中,可能会引起航天员的心理障碍。因此必须选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此阶段,通过与候选人会谈、进行心理检查和测试、观察候选人在进行其它检查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等,可以了解候选人的心理素质,并对候选人的心理素质做出综合评定。 上述检查都合格的候选人,表明他已具备预备航天员的资格,但是航天员的人数有限,最后还要通过由专家组成的评定委员会的综合评定来确定预备航天员的名单,经上级批准后才能成为预备航天员。 通过第一阶段选拔的预备航天员,只有通过第二阶段的选拔才能成为执行飞行任务的真正航天员。这是因为预备航天员要经过3-5年的严格训练,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预备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可能发生变化,出现不适合飞行的情况;也有的预备航天员不能通过有关的训练科目,达不到航天员的要求。因此整个训练过程也是不断选拔的过程,不适于飞行的预备航天员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一般在训练期间,每年都要对预备航天员进行一次大体检,以了解预备航天员的健康状态,确定每名受训者是否能够继续承担航天员的工作。最后,还要进行飞行前的终选,这项选拔包括三个部分:身体健康检查的评定、年度医学与心理学健康的评定结果和训练项目的达标成绩和评语。 经过终选合格的航天员也不一定能够上天。为了保证飞行任务的完成,航天员要设立三个梯队,如果第一梯队的航天员出现问题,就会由第二梯队顶上,依此类推。第一梯队的航天员中,谁能够上天也是临上天前才决定的。例如,我国的第一梯队航天员就由杨利伟、翟志刚和聂海胜三个人组成,在飞行前一天通过对他们的综合评定,才确定由杨利伟上天。苏联第一艘飞船的第一梯队航天员是加加林和季托夫,季托夫在临飞前的身体和心理检查时,情绪过度紧张,各项生理指标都比较差,而加加林飞行前没有紧张,各项指标正常。这样,载人航天史中第一太空人的桂冠落到了加加林的头上。季托夫在航天医学研究史上也是有名的,因为他是第一个出现航天运动病的人。可以想象,如果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季托夫,他在太空中出现明显的运动病症状,就有可能影响飞行任务的完成,给人们带来遗憾。这个例子说明临飞前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员十分不易。在苏联的首批航天员选拔时,参加初选的候选人是3000名飞行员,通过第一阶段的选拔,只有20人加入预备航天员的训练队伍,最后成为第一批后备航天员的只有6人,选拔的合格率只有千分之二。美国第一批航天员选拔时,候选人是508人,最后成为航天员的人数也只有7人。 虽然经过严格的选拔,也不能保证选出的航天员一定能很好地适应失重环境,尤其是前庭功能的选拔,由于对空间运动病的真正发病机理还不清楚,前庭功能选拔方法的针对性也不强,经过多种前庭功能方法选拔出来的航天员,太空飞行中仍有50%发生运动病。而且,飞行中运动病发生的情况和地面检查结果常常不符:地面检查前庭功能好者有时在飞行中反而更差。因此,有人认为现有选拔方法有缺陷,必须研究出新的选拔方法。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的选拔方法和标准也将不断改进和发展。

航天员有哪几位

有哪些宇航员

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1961年4月12曰,身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原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重达4.7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

人类首次太空行走:列昂诺夫

苏联航天员。1934年5月30曰出生于克麦罗沃州。1953年参军。1957年毕业于丘吉耶夫军事航校,进入航空部队担任飞行员。1960年被选入航天员队伍。1965年3月18曰,乘上升2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在舱外活动24分钟,系安全带离开飞船达5米,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这次飞行历时26小时2分钟。1975年7月15曰,担任联盟19号飞船指令长再次进入轨道,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的3名航天员进行6天的联合飞行。

列昂诺夫,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1934.5.30,克麦罗沃州季苏利区利斯特维扬卡镇),苏联航天员(1965),空军少将(1975),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 (1965.3.23,1975.7.22)。1957年加入苏联

=================================================

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1930-08-05,美国俄亥俄沃帕科内塔)美国航天员,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

人类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于1937年3月6曰出生在前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联夫区马斯连尼科沃村。1955年中学毕业后进入纺织厂工作。此后她边工作边学习,还参加航空俱乐部的跳伞活动,后者使她身体健壮。她向往蓝天,希望能上天翱翔。

=================================================共3位,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当中最有可能执行出舱任务的是翟志刚,第一备选是刘伯明。42岁的翟志刚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乡县人,1985年加入空军,有超过1000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 据了解,神舟七号会在本月25号晚上8点到9点钟升空。而26、27号两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适合出舱的时间,到时2名航天员会进入轨道舱。由于太空衣非常重, 造价超过1亿元人民币,要另外一个人帮助才可以穿上。这一太空漫步将大约进行40分钟。航天员身上将会连接着2条生命线。太空衣是以俄式太空衣为基础研发的, 提供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设备,出舱以后航天员身边还会放一个伴飞小卫星,上面有摄像镜头,全程直播太空漫步。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将会是中国航天科技当中一个突破。 而升空后大约68小时,会完成所有实验。28号下午飞船将返回地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