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的多音字组词。
sāi:活塞、旋塞、塞子、耳塞、塞车
sè:堵塞、语塞、闭塞、塞责、壅塞
sài:要塞、塞北、塞外、边塞、关塞
基本字义:
塞是一个汉字,本意是指阻隔、堵住,也指填塞、充满,还指边界上险要地方。
拼音:sāi、sài、sè,四角码:30104
部首:土,总笔画:13,部首外:10
98五笔:pawf,86五笔:pfjf,郑码:wdo
统一码:585E,仓颉:jtcg,笔顺:4451122134121
组词解释:
[yàosài]
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通常配置专门守备部队、较强的火器和充足的储备物资。塞(sài)。
[sàiběi]
塞外:塞北江南。
[sàiwài]
也叫塞北。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biānsài]
边境的要塞。也指边境。
[guānsài]
关口上的要塞。
塞的多音字组词。
sāi:活塞、旋塞、塞子、耳塞、塞车
sè:堵塞、语塞、闭塞、塞责、壅塞
sài:要塞、塞北、塞外、边塞、关塞
基本字义:
塞是一个汉字,本意是指阻隔、堵住,也指填塞、充满,还指边界上险要地方。
拼音:sāi、sài、sè,四角码:30104
部首:土,总笔画:13,部首外:10
98五笔:pawf,86五笔:pfjf,郑码:wdo
统一码:585E,仓颉:jtcg,笔顺:4451122134121
组词解释:
[yàosài]
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通常配置专门守备部队、较强的火器和充足的储备物资。塞(sài)。
[sàiběi]
塞外:塞北江南。
[sàiwài]
也叫塞北。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biānsài]
边境的要塞。也指边境。
[guānsài]
关口上的要塞。
多音字的请教塞的三种读法和组词弄的二种读法和组词多音字的请教b
(会意。上为“玉”,下为“廾”(即廾,gǒng)。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
渣有多音字吗有多音字的话怎么组词?渣有多音字吗有多音字的话怎么组
是没有的,只有这个音
提出精华或汁流后剩的东西:~子。~滓。豆腐~。
碎屑:干粮~儿。
塞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sāi 活塞
sài 塞外
sè 堵塞
供参考。1、 塞 sāi 活~、~尺、~子、堵~.
2、 塞 sài 要~、关~、~外、边~.
3、 塞 sè 闭~、阻~、搪~、~责.
塞的多音字加拼音组词
塞的拼音是sāi、sè、sài。塞组词有:塞责、鼻塞、耳塞、搪塞、栓塞、阻塞、塞北、塞子、塞车、壅塞、梗塞、充塞等。
一、塞责 [ sè zé ]
1、尽责;补过。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此人虽万被诛戮,不足塞责。”
2、对自己应尽的责任敷衍了事。常用作谦词。
《明史·张逵传》:“会疏则删削忌讳以避祸,独疏则毛举纤微以塞责。”
二、鼻塞 [ bí sè ]
鼻腔由于黏膜肿胀或鼻中隔弯曲等而堵塞,影响呼吸通畅。
汉·张仲景《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
三、搪塞 [ táng sè ]
应付;敷衍。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张弼禀渔户赵干藏了大鱼,把小鱼搪塞。”
四、阻塞 [ zǔ sè ]
1、水流、交通等因被某物堵塞而不能通过。
清·孙枝蔚《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行人无阻塞,寄遗岁不虚。”
2、闭塞不通。
杨朔《黄河之水天上来》:“以往几千年,这一带山岭阻塞,十分荒寒。”
3、使堵塞不通。用于抽象事物。
明·王琼《双溪杂记》:“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泽(彭泽)阻塞言路。”[ sāi ]组词: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
[ sè ]组词: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
[ sài ]组词:塞外、要塞、边塞
1.堵;填。例:~住漏洞|箱子~满了。
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例:瓶~儿|软木~儿。
3.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4.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例:~外|要~|边~。
鹰犬塞途 [ yīng quǎn sāi tú ]
【解释】: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茅塞顿开 [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津关险塞 [ jīn guān xiǎn sài ]
【解释】: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发音:塞1、[sāi]2、[sài]3、[sè]
1、塞【sāi】活~、~尺、~子、堵~.
2 、塞【sài】要~、关~、~外、边~.
3、塞【sè】闭~、阻~、搪~、~责.
【组词解释与造句】
朝穿暮塞[zhāo chuān mù sāi]: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造句】城市美丽的建筑群是朝穿暮塞的结果。
要塞[yào sài]: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造句】这个路口是交通的一个要塞,车流量非常大,因而经常出现堵车现象。
塞外[sài wài]: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造句】塞外的秋风分外寒冷,使将士们想起了家的温暖。
塞北[sài běi]: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造句】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
舍的多音字和组词
舍shě 舍得,舍己,舍掉,舍弃……
舍shè 宿舍,校舍,舍利,舍间……
舍,读音shě或者shè,从亼(ji)从屮(cao)从口(口)。舎是简易的居所,由亼(屋顶)、屮(大柱、横梁)、口(基石)组成,意为给人临时歇息,作放下意。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
从亼像屋顶,谓賔客所集也;屮象大柱、横梁;口象基石筑也。口音围。市居曰舍。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塞 [sāi]~尺。~规。活~。~子。
塞 [sài]要~。关~。~外。边~。
塞 [sè]闭~。阻~。搪~。~责。顿开茅~。塞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义同(一)①,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笔画数:13;
部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