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现在总人口多少人,多大面积?
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756.01万人。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深圳城市之最
深圳境内最长的河流——是茅洲河,发源于羊台山,流经石岩、公明、松岗、沙井等镇,全长44.2千米,流域面积347平方千米,向西注入珠江口。
深圳最大的水库——是铁岗水库,位于宝安区西乡镇境内,集水面积64平方千米,总库容量6840万立方米。深圳市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广深高速公路,于1987年4月23日动工,1994年7月18日竣工试通车成功。全长122.8千米,其中深圳境内长51.24千米。穿宝安、南山、福田三区,直抵皇岗口岸。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深圳
深圳市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
截止2019年10月份,深圳市的总面积是1996.85平方千米;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下辖的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扩展资料: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季风低压、热带气旋光顾,高温多雨;
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气温0.2℃(1957年2月11日)。
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日照时间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深圳
南昌市面积多大南昌市面积有多大?分区域的面积各是多大?
全市土地面积7402.86平方公里!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东岸,浙赣铁路的向九支线上。全市辖湾里、东湖、青云谱、郊区4个区和南昌、新建、进贤、安义4县,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1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希望你满意!
深圳面积有多大深圳的面积有多大啊
深圳市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
深圳市面积有多大 ?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 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全市现有水库24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境内山脉绵延,风景秀丽,最高峰943.7米。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郊野森林等黄金海岸线风光,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风光等景区。
深圳有多大?
全市 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多数来自外地,因此深圳被称为“移民城市”。
按照2000年中国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市总人口为700万。但历年来深圳一直使用自己统计的人口数据,2001年深圳常住人口468万,其中户籍人口132万。按深圳官方公布的数字,深圳暂住人口高达336万,占总人口比例的72%。
深圳市的特区与非特区之间建有一条全长129.7公里的特区管理线,在进出特区的7条公路的路口分别设有边防检查站。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它东起大鹏湾北仔角,西到珠江口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紧连,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总面积 327.5平方千米,包括了罗湖区、福田区和南山区,是我国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中南沿海,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根据1995年深圳市土地资源详查成果,全市总面积1948.69平方公里,其中特区内391.71平方公里。深圳市距广州160公里,距香港、九龙35公里。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接壤,北靠东莞、惠州两市。
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2.4C,最高温度36.6C,最低温度1.4C。年平均降雨量为1948.6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夏秋季的台风因受山峦阻挡,直接袭击深圳市平均每年不到一次。
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城市面积: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952.84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自然资源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 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全市现有水库24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境内山脉绵延,风景秀丽,最高峰943.7米。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郊野森林等黄金海岸线风光,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风光等景区。 ■行政区划 深圳是中国广东省省辖市,国家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在其辖区内。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位于经济特区内,宝安区、龙岗区地处经济特区外。2006年经济特区管理线进入特区人数3.78亿人次;车辆1.10亿辆次。全市有51个街道办事处、620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构成 深圳自南宋末年陆续有移民落脚,建市后人口增长迅速。2006年末常住人口846.4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6.83万人;非户籍人口649.6万人,占比重76.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34人。深圳人预期平均寿命达76.71岁,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水平。深圳有少数民族人口36万多人,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56个民族成分的大城市。 ■移民文化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加之独特的地缘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是最适宜海内外英才干事创业的活力之都。近年来,深圳被有关传媒机构和专业调查公司评选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 ■语言文字 深圳以普通话为主流地方语言。多数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商界都能用英语提供服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深圳也不乏才能卓越且受过良好教育及精通双语或三语的专业人才。全市正在开展“百万市民讲外语活动”,提高公共服务的外语普及率,提高市民的外语交往能力。 ■气候情况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4℃,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33.3毫米,日照2120.5小时,适合常年开展旅游。 ■城市建设 经过27年的建设发展,深圳市道路、照明、环卫、绿化、排水、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功能趋于完善。全市建城区面积719.88平方公里。2006年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40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环境保护 深圳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让市民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2006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7%。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8.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2%。全年达到Ⅰ级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359天。区域环境噪声达标总面积399.46平方公里。 为鼓励市民参与环保事业,2004年起深圳设立了“深圳市民环保奖”。2006-2010五年间,深圳将投资250亿元,全面开展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十大领域内的294项工程项目。 ■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深圳拥有清新优美的城市自然环境。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森林覆盖率达4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1平方米、442个公园总面积达13,240.40公顷,深圳先后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为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保护臭氧层示范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深圳是“公园之城”。目前,全市有400多个公园、风景区、森林公园。到2010年,全市森林公园总数将达到17个,占全市陆地面积的22.03%。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综合指数最高的城市 2005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对中国100个重点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排在第一位的城市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