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的结构式
蔗糖的结构式:C₁₂H₂₂O₁₁
蔗糖是一种双糖(葡萄糖+果糖),晶体白色,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极高。
蔗糖是植物储藏、积累和运输糖分的主要形式。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Saccharumspp.)和甜菜(Betavulgaris)。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刮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
蔗糖属于一个葡萄糖分子和通过糖苷键连接果糖分子组成的双糖。结构:α-D-吡喃葡糖基-(1→2)-β-D-呋喃果糖苷。葡萄糖是α-苷键果糖是β-苷键。
葡萄糖具有六元吡喃环状结构,果糖是呋喃环状结构。属于非还原性糖,而麦芽糖、乳糖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因为其具有半缩醛羟基。蔗糖不存在变旋现象,且无无差向异构反应。
尽管蔗糖几乎总是由天然来源中分离出来,其化学合成最早在1953年由加拿大有机化学家雷蒙德勒米厄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蔗糖
蔗糖分子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如何书写?
蔗糖分子的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OC1C(OC(CO)C(O)C1O)OC2(CO)OC(CO)C(O)C2O。
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蔗糖极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醇。
蔗糖及蔗糖溶液在热、酸、碱、酵母等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不仅直接造成蔗糖的损失,而且还会生成一些对制糖有害的物质。
1、依色泽区别
(1)白糖:压榨蔗汁或原料糖浆经过过滤、脱色处理,再经过结晶、分蜜、干燥而成砂糖。市售商品糖,称为特号砂糖。
(2)粗糖:色泽为黄色,压榨蔗汁或原料糖浆经过清净过滤处理,再经过结晶、分蜜、干燥而成砂糖,通常作为精炼糖的原料糖。品质较佳者作食糖,市售商品糖称为二号砂糖。另一来源为精炼白糖的副产品。
(3)红糖或称黑糖:色泽深于粗糖,颗粒细于粗糖。甘蔗洗净后,经过压榨,蔗汁放于大锅内煎煮结晶,然后经过捣碎成粉粒状砂糖。此种糖,含有甘蔗汁的全部营养素及矿物质,不过还残留许多昆虫与植物的碎屑,土壤,纤维等杂质。贩售在市面上的红糖(黑糖)多为表面喷洒糖蜜的白砂糖。
2、依形状区别
(1)结晶糖
糖浆经过一次结晶产生的成品糖是细砂,糖浆经过二次以上结晶产生较大颗粒的成品糖是特砂。
(2)加工糖
粉糖是砂糖经过研磨成粉状;冰糖是白糖经过溶解,再经结晶成大颗粒或块状;方糖是砂糖经过挤压成方型;液糖是砂糖经过溶解成液体,再经过滤,可直接添加使用的液态糖。精制红糖是粗糖经过溶解,或白糖经过溶解并添加糖蜜,再经过结晶产生的糖。
3、依制糖程序区别
(1)耕地白糖:由压榨甘蔗,蔗汁经过过滤、脱色、浓缩、结晶、分蜜、干燥等程序制成的白糖。
(2)精炼白糖:由溶解原料糖,糖浆经过过滤、脱色、结晶、分蜜、干燥等程序制成的白糖。
(3)兼炼白糖:由压榨甘蔗制造的粗糖,一部分作为原料糖溶解成糖浆,糖浆经过过滤、脱色、结晶、分蜜、干燥等程序制成的白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蔗糖
蔗糖炭化蔗糖碳化到底用那个“tan”??
在化学上,“碳”专用于指对‘C元素’的中文称谓,如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而“炭”是木材一类燃料燃烧中残留下的黑色物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它的作用和性质,在实践中掌握和发展了它的生产方法,既木料等植物枝干在隔绝空气下经高温可得到这种燃料,它燃烧不生烟和毒气,在穴居时代有重要意义。“碳”从“炭”来,是在“西学东渐”后,化学纳入中国的知识体系时创建的新字,“炭”仍保持原有的意义,如木炭,石炭(指煤)等含游离碳元素的物质,及其游离碳的生成过程,这过程称之为炭化,所以蔗糖脱水成炭的变化叫炭化。
在化学工业上有一种工艺是在某阶段,往反应器中通入CO2这一过程称之为碳化,如同氨化是通氨气一样。当然有时也有例外,如硫化是指在橡胶生产的一种用硫磺对橡胶的一种处理工艺过程。所以硫化不是通入SO2。
初中化学第十章食品、药品与健康的重点是什么人吃的食物中,哪些是有
盐水是无机物,绝大多数是有机物(药片,粮食,点心,菜。。。)
化学式不用记,能识别就行。
重点是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到的内容。学了化学所对身边的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分数再高也没用。
蔗糖的化学式
C12H22O11
蔗糖是二糖,可以水解成2个单糖,即葡萄糖化学式:c12h22o11
ch2—ch—ch—ch—ch—cho
|||||
ohohohohoh
羟醛缩合成环,左数第二个碳上的羟基氢,脱下接到醛基氧;剩下一个羟基氧接醛基碳
蔗糖化学式是什么
蔗糖分子式是C12H22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