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都包括那些地方?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
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
1、西安市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多次为都城,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2、宝鸡市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会,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东连咸阳、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
3、咸阳市
咸阳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处陕西省关中盆地中部,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9′至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
4、渭南市
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经108°58′~110°35′和北纬34°13′~35°52′之间。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
5、铜川市
铜川是陕西省省辖市,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3个地市毗邻。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隶属陕西省,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湋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是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扩展资料: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
关中地势险要,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守军只要坚守四面山岭上的关隘,敌人是难以攻入西安的。因此古人说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不少君主为了首都的安全,都选择在关中的名城西安建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关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咸阳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安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宝鸡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渭南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铜川市
关中指的是具体哪里
“关中”的主体分布于渭河平原,位于中国地理第二阶梯之上,陕西中部区域,它南面是秦岭、北方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陇东高原、东边是黄河。这种山间谷地的地形,人们能够在四方驻关以自守。通俗来讲,“关中”就是“关隘之中”的意思,先秦时期,“关中”用来指函谷关、崤山以西的秦地,关中的“关”也仅仅是指函谷关,关中也常常与关外相对使用。
那么在汉代以后,西北地区需要防范匈奴、羌族等游牧民族。出于战争的需要,先后在陇山设置了崤关。从两汉开始,关中逐步与先秦的语境当中的指的秦地的天府一词相融合,关中也逐步由函谷关以内转变为四关之内的意思。今天我们所说的“关中”实际上已经不再以函谷关为界,而是以潼关为界,文中自古都是公认的王霸基业。如果形势有利,关中势力可以南下席卷巴蜀,进而图谋东方,如果形势不利,则可以闭关自守,等待机会;同时,关中之地也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北的重要支点。
我们再来说“关东”,秦、汉、唐等时期,“关”指的就是函谷关或潼关,函谷关以东被称为关东。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自称关东联军,而这时的关东指的是虎牢关以东,主要指河南、山东,位于中国地理四大区划之一的北方地区;而“关西”这个称谓,是秦汉统一之后逐步用来取代关中的名字,也就是函谷关以西之地,这主要流行于汉唐时期。汉、唐两朝,东有洛阳、西有长安,这两座京城几乎各占了一半的定都时间,统治者不再把关中平原视为中心之地,而把河洛中原是为天下之中。
汉武帝时期,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开拓了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这个时候关西就取代关中来称呼函谷关以西的广阔土地。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在河南新安修建函谷新关,旧关从此废弃,鉴于新关直入关东容易绕过,曹操便在旧关以西,修筑潼关来作为关东、关西的分界线。
而等到了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关西的说法就彻底消失了。而关南一词主要出现于宋辽对峙时期,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利用辽国内乱的机会出征北伐,一举收复了瀛、莫、宁三州,这三州无险可守,所以辽人北面修建了洼桥、金逸、淤口三关作为屏障,但是这三关最后还是被周君夺取。柴荣夺取这三州设立了17县,宋朝统称这17县为“关南”。
关内关外的称呼则源于明朝时期,明朝重新修筑了万里长城来防御北方,随着长城的修建,明朝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号称九边。军事重镇可不单单是一个城市,而是以长城为核心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其中就包含
历史上的关中指的是什么地方
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指的是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流域一带,所以亦有渭河平原、关中平原之称!
关中指那里
关中也称“关中盆地”。它的具体范围:南依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所以人称800里秦川。
“关”指的是:关中盆地东有潼关(位于今潼关县)、西有大散关(位于今宝鸡市)、北有金锁关(位于今铜川市)、南有武关(位于今丹凤县,刘邦入关灭秦取道于此)。
**关中盆地南面是秦岭,关隘众多。所以南面的“关”究竟是哪一个有多种说法。不过,刘邦经武关入秦,武关名声大增。
简单理解就是:东、西、南、北众关隘包围的地方就是关中。
因陕西古为秦地,因而人们也将这片区域称为800里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