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的反义词是什么?
肥沃的反义词有荒芜、瘠薄、贫瘠、荒凉和不毛。
1、拼音:huāngwú
2、释义:指荒凉,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的田地。
3、例证解释:
(1)明末·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勤力稼穑,勿致荒芜。(翻译:勤奋耕种,以免使杂草丛生,土地荒废。)
(2)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土地贫瘠,森林荒芜。
1、拼音:jíbó
2、释义:指土地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而不肥沃。
3、例证解释:
(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况东乡田本瘠薄,故粮额原轻。(翻译:况且东乡的田地本来坚硬不肥沃,所以粮食定额就比较轻。)
(2)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翻译:古代埋葬的人,一定会选在土地坚硬不肥沃的地方。)
1、拼音:pínjí
2、释义: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3、例证解释:
(1)宋·苏辙《民政策下》:膏腴之乡,民不加多,而贫塉之处,民不加少。(翻译:肥沃的地方,百姓不比原来多,而穷人贫瘠的地方,百姓不要比原来的少。)
(2)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一个贫瘠的市镇,像一个负重穷老头子般的匍匐在万山丛中。
1、拼音:huāngliáng
2、释义:形容土地荒芜,旷野无人。
3、例证解释:
(1)丁玲《奔》:又一阵寒冽的晨风从荒凉的田地上打来。
(2)茅盾《一个女性》三:她感得有一种异样的荒凉的悲哀兜上她心头。
1、拼音:bùmáo
2、释义:表示贫瘠的或未被开垦的。
3、例证解释:
(1)秦牧《土地》: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
(2)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翻译:所以五月渡过泸水,进入贫瘠荒凉的地方。)
肥沃的反义词有什么?
肥沃的反义词有荒芜、瘠薄、贫瘠、荒凉和不毛:
1、拼音:huāngwú
2、释义:指荒凉,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的田地。
3、例证解释:
(1)明末·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勤力稼穑,勿致荒芜。(翻译:勤奋耕种,以免使杂草丛生,土地荒废。)
(2)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土地贫瘠,森林荒芜。
1、拼音:jíbó
2、释义:指土地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而不肥沃。
3、例证解释:
(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况东乡田本瘠薄,故粮额原轻。(翻译:况且东乡的田地本来坚硬不肥沃,所以粮食定额就比较轻。)
(2)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翻译:古代埋葬的人,一定会选在土地坚硬不肥沃的地方。)
1、拼音:pínjí
2、释义: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3、例证解释:
(1)宋·苏辙《民政策下》:膏腴之乡,民不加多,而贫塉之处,民不加少。(翻译:肥沃的地方,百姓不比原来多,而穷人贫瘠的地方,百姓不要比原来的少。)
(2)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一个贫瘠的市镇,像一个负重穷老头子般的匍匐在万山丛中。
1、拼音:huāngliáng
2、释义:形容土地荒芜,旷野无人。
3、例证解释:
(1)丁玲《奔》:又一阵寒冽的晨风从荒凉的田地上打来。
(2)茅盾《一个女性》三:她感得有一种异样的荒凉的悲哀兜上她心头。
1、拼音:bùmáo
2、释义:表示贫瘠的或未被开垦的。
3、例证解释:
(1)秦牧《土地》: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
(2)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翻译:所以五月渡过泸水,进入贫瘠荒凉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荒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瘠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贫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荒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不毛
肥沃的反义词
反义词:贫瘠 不毛
肥沃:(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土壤~。
近义词:沃腴 肥美 肥饶
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浓密的庄稼。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一株株幼苗插进肥沃的土壤中。
肥沃的黑土地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庄稼。
融化的雪水渗入了肥沃的泥土里,滋润着幼小的秧苗。
土壤肥沃的地方适合庄稼生长。贫瘠肥沃的反义词,
可以用贫瘠,
就是这个词语。
肥沃的反义词
肥沃的反义词——贫瘠,不毛
肥沃 féi wò
[释义] 土地含有适合植物生长的养份和水份。
[例句] 来年之馥郁,正在秋、冬行根发芽时之肥沃也。
[同义] 沃腴; 肥美; 肥饶;
[反义] 贫瘠,不毛贫瘠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