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九州是哪九州?具体方位在哪?
“古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按照常见九州的划分区域则是:
1.豫州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2.青州,”海岱惟青州“,大体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的一片区域;
3.徐州,范围大致在今淮海地区,大体指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4.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5.荆州,在荆山﹑衡山之间。《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一带,由荆山之下直到衡山(大别山)之南。汉代荆州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6.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7.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8.冀州,大禹治水冀州始,天下之中州,天子之常居,位列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区。
9.兖州,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及河北省的南部一带地方。
中国古代的九州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含义:一种是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将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一种是用“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还有一种是指大九州,将全世界分为九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州。
古代九州指哪九州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
豫州,地处中原,为河南的简称。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ㄧ,大禹依靠洛阳洛水中,神龟背驮的"洛书"才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当之无愧。
青州,山东半岛。黄河以南,泰山及其向东。
徐州,河淮平原。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下游及岭南地区。
荆州,湖北以及长江中游
梁州,陕西、秦岭以南与四川盆地。
雍州,甘肃、青海、宁夏、内蒙西北部地区。
冀州,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及辽河平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
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而“九”可能是确指,而不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是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的总称,也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九州
古代九洲是哪九洲,现代中又是哪些城市
1.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
冀州、兖州(ya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
即从冀州分出并州,
从青州分出营州,
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中的第220首》)
2.古代人族建立、由部族联盟所转化的那个古老晁帝国,古帝国按天空星辰映射划分九州,将天空划分为九个星域:殇阙(主极寒)、瀚阙(主博大)、宁阙(主高远)、中阙(主繁衍)、澜阙(主山海)、宛阙(主财富)、越阙(主生长)、云阙(主热旱)、雷阙(主水力),九个星域分别对应殇、瀚、宁、中、澜、宛、越、云、雷九个州,虽然这一大国早已消亡,但九州的区域却一直留了下来。《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豫州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冀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距北京300公里、黄骅港150公里应该是冀州市
兖州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
青州青州市
徐州徐州市
荆州荆州市
雍州现在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豫州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冀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距北京300公里、黄骅港150公里应该是冀州市
兖州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
青州青州市
徐州徐州市
荆州荆州市
雍州现在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东汉时,幽州治所在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ya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你好!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九州是古代组成中国的九个州,具体哪九个有不...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九州是古代组成中国的九个州,具体哪九个有不同说法,如: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古九州是哪九州?之首是哪?
兖州 青州 扬州 荆州 豫州 雍州 梁州 徐州 冀州
为什么将冀州排为九州之首,古代学者的论点是:第一、古冀州疆域最大。“冀,大也”。三代之冀囊括大河(指黄河)东北。《尔雅·释地》记载:“两河间曰冀”,所谓两河间,据考证指清河(辽河)和西河(黄河)之间的广阔地带。《周礼·职方》记载:“河内曰冀州”,河内指黄河中下游以东、以北的较大区域。三面距河,西黄河,东雍河,北豫河,三河环绕,北接恒山,东西南三面距河以与邻州为界。据《禹贡锥指》中对古冀州疆域的解释,古冀州北至内蒙古阴山,北面的西头到内蒙古托克托城,北面的东头至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东至辽河,西、南至黄河。范围相当现在的山西省略带河南省北部、河北省西边半部、内蒙古阴山以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大部。第二、古冀州为帝都之地。相传唐尧的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南)、虞舜的都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夏禹的都城安邑(今山西解县)都在古冀州境内。因此,《谷梁传·杨士勋疏》指出:“冀州者,天下之中州也。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尔雅·释州国》指出:冀州“其地有险易,帝王所都。”冀州是古三代帝王建都的地方,“王畿所在”,故而称九州之首。第三、大禹治水首从冀起。《尚书·正义》中解释,冀州被列为九州之首是因为:“九州之次,以治水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皆从下为始。冀州帝都,于九州近北。故首从冀起。”《汉书》中也说,“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从冀州始。”总之,古冀州由于疆域广阔、又是古帝王都城所在地,具有政治、地理优势,因而一直被列为九州第一位。
古九州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山东省济宁市)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1.古代分 中国 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 冀 、 衮 、 青 、 徐 、 扬 、 荆 、 豫 、 梁 、 雍 ;《尔雅·释地》有 幽 、 营 州而无 青 、 梁 州;《周礼·夏官·职方》有 幽 、 并 州而无 徐 、 梁 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国 。《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 陆游 《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郭沫若 《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国 仅其中之一州。 战国 时 邹衍 称 中国 为 赤县神州 ,谓“ 中国 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 神州 曰农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弇州 曰并土,正中 冀州 曰中土,西北 台州 曰肥土,正北 泲州 曰成土,东北 薄州 曰隐土,正东 阳州 曰申土。” 杨树达 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 冀州 与《禹贡》九州之 冀州 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 神州 ,与 邹衍 所称 中国 名曰 赤县神州 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 邹衍 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 邹衍 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那么,四海呢?《尔雅·释地》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也有人认为,“四海”是围绕“九州”四面的海。《礼记·祭义》则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四海”,只是没有明确海域。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则说“四海一也”,认为“四海”是连为一体的。
九州之首为冀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九州之首为冀州。九州,目前有三种主要含义,一是中国古代的称呼;二是中国近年来推出的一个奇幻世界设定;三是指日本九州岛。
1.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2.九州是由中国人来创造的一个奇幻世界,所以它一出生就从血脉中具有了东方的神韵。
在无边海洋中,有着诸多大陆,其中有一块文明繁荣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种族。
古代人族建立、由部族联盟所转化的那个古老晁帝国,古帝国按天空星辰映射划分九州,将天空划分为九个星域:殇阙(主极寒)、瀚阙(主博大)、宁阙(主高远)、中阙(主繁衍)、澜阙(主山海)、宛阙(主财富)、越阙(主生长)、云阙(主热旱)、雷阙(主水力),九个星域分别对应殇、瀚、宁、中、澜、宛、越、云、雷九个州,虽然这一大国早已消亡,但九州的区域却一直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