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哪里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国家3A级旅游区(点),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
公孙白马”、“终军弃繻”、“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函谷关在哪里
1、函谷关在哪里: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2、函谷关的传说:关于函谷关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关于老子的。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准备离开故土,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的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这个故事也被称为“老子出关”。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中国几个著名的关在哪里?比如玉门关、山海关、嘉峪关、函谷关……谢谢。
我是山海关人,我来回答你个全的吧:
万里长城二百关
嘉峪关 甘肃省
玉门关 甘肃省
锁阳城阳关
头墩营张掖城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
索桥堡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
芦塘堡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现称芦阳。多被毁掉。有些地方虽有墙址残存,但多已毁成土脊状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现称大景。墙体多已坍塌,堆土仅主同于地面3~4米。过朱家湾后至赵家地沟段,夯土城墙风化严重,有些地方仅高于地面1米多。
土门堡 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黄土夯城墙由土门东向北行,至常家庄段,毁坏十分严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遗迹。
黑山堡 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境内。这段夯土城墙保存状况较好。
板桥堡 位于甘肃省临泽县境内。过去曾有夯土墙残迹,今基本无存。
四坝堡 位于甘肃临泽县境内。今已无连贯的墙体遗址。
胭脂堡 位于甘肃省高台县境内。城大部已不可寻。
居庸关 北京 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长的关沟中,距市区50公里。
司马台 密云县东庄乡。目前已开发旅游。司马台长城关口处建有水库一座,库容57.2万立方米,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海拔986米。
沿河城 北京市门头沟区沿河城乡。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沿河城进行保护性修建。
将军关 将军石关,北京市平谷县东北约40公里的明长城线上,东靠茅山,东南临黄崖关,西北近墙子路关,是平谷东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较好。
白马关 北京市密云县境内。墙体较好,白马关西南亦以险为障,只筑有空心敌楼。
鹿皮关 北京密云县城北20公里处。现在关口设施已全部毁损。
河防口 北京怀柔县境内。今关口及关城均毁。关口遗址,仅公路西侧存一敌楼的条石基础。
莲花池关 北京怀柔县境内。
黄花城关 古称黄花路,亦叫黄花镇,北京怀柔县西北约35公里。地处京师北门,东有古北口,西有居庸关,北邻四海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今关口已所剩无几。
撞道口关 也称镇虏关。北京市怀柔县城西北,东临磨石口,南近黄花城
九孔楼 北京怀柔县与延庆县的交界处。楼今已圯坍。九孔楼北原立有一石碑,存于延庆县文物保管所,是长城沿线十分罕见的题诗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庆县境内。关口外可通珍珠泉。关口南五里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内,上通独石口,下连横岭,今此堡已毁坏无存。
山海关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井陉关 河北省 又叫土门关,位于鹿泉县正太路旁的土门村。
娘子关 河北/山西省
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
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现存关门、城墙及古车马道。关城座落在悬崖之上。位于东门附近还有悬流百尺的娘子关瀑布。
雁门关 山西省 又称西陉关,位于代县西北20公里处,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偏头关 山西省 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
平型关 山西省 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镇是首都的东北大门,京承公路纵贯全境,为北京市对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门户"、"京都重镇"之称。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一座雄关险镇。历史上多次在这里发生大战。走通县,穿大厂,过马兰峪。喜峰口雄踞滦河河谷与长城相交,左右高山对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一。
瓦桥关 河北雄县
马水口 河北省涿鹿县狼烟山脚下。马水口关口建筑已毁,两侧长城层叠而上,随山势蜿蜒起伏,十分壮观。墙体多为条石砌筑,今存毁各半。
倒马关 河北省
倒马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内三关之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杨六郎曾在此镇守,御辽兵于千里之外。如今,旧的城墙已所剩无己,孤零零的城门洞也显露着悲剧的色彩。
九门口 山海关城东北15公里处。九门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复,并对游人开放。
老龙头 山海关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抚宁县东北。现关口已毁,关城尚存。刻有“忠义”、“报国”等字。
刘家口 河北省卢龙县。今关口两侧城墙已拆毁,过水楼尚保存较好。
马兰关 马兰关简介 马兰关图片
新开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现关已残毁,但关口一带长城墙体尚保存较好,存高约5米。
插箭岭关 河北省涞源县。今关城毁坏严重,东侧城墙砖被拆走,夯土墙尚存。所辖长城的空心敌楼多保存较好,敌楼的门额上嵌有汉白玉石匾。
金山岭 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隆庆、万历年砖砌。敌楼是金山岭长城重要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长城的范围内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敌楼。修复后的金山岭长城已成为长城旅游胜景,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口 河北省赤城县北,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张家口 河北省张家口市。
马市口 河北怀安县马市口村。今关口防御建筑已荡然无存,附近长城尚残存为黄土夯筑。
羊房堡关 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多以碎石砌筑,今均已坍塌。关口已毁,在关南2公里处有羊房堡城。
水口关 河北省怀来县,建于明隆庆年间。该关今尚存一砖券拱门。除个别地方圮残外,大部分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位于易县城西15公里的紫荆岭上,海拔1080米,东连云蒙山,北傍拒马河,南临宽南湖。紫荆关有九关门之称(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予庄关,隋唐称白壁关,宋称金坡关).
明长城宣府镇镇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历史悠久,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素有“北方古城”之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础上,将宣化城扩展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规模。现尚存城墙长1万米左右。
三屯营 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镇驻地。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北。第一道关仅存遗址可辨。第二道关为正关。第三道关是用块石于沟谷之中横砌的一道障墙,作拦截用,原墙上设有一座石砌拱门,今拱门已成豁口,但墙体尚残存。
大毛山关 河北省抚宁县与辽宁省绥中县交界处。今关门已全毁,仅存遗址,城堡尚残存,为大毛山村。
义院口 又名义宛口,河北省抚宁县。口东西的长城建筑坚固,但今毁坏严重。义院口东北的板场峪和西南的花场峪保存有很多明时守戍长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岭口 河北省抚宁县,因关隘坐落于界岭山下而得名。月城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轮廓犹存。
重峪口 河北省卢龙县,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仅在上兴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砖墙较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迁安县境内。关口双侧山坡较平缓,关口建筑已毁。城现虽已残毁但遗址尚存。
冷口关 河北省迁安县东北35公里, 现关城城墙砌砖被人拆毁,但夯土墙残址仍可看出原建筑规模,城南门砖券拱门洞尚存。
白洋峪关 河北省迁安县境内。今除东墙存约200米外,其余全部被拆毁。
青山关 又称青山口
河北省迁西县境内。南门额上有一石匾阴刻楷书:“青山关”三个大字,并题有“万历二年(1574)十月,吉旦创建立”。青山口南的长城为砖砌,保存很好。
铁门关 铁门关简介 铁门关图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称卢龙寨。河北省迁西县场面北60余公里。今关及关城已完全沦于潘家口水库。
龙井关 河北省迁西县。龙井关向西南的长城多为石结构,砌筑坚固,保存较好。龙井关向东的长城大部分为石砌,坍毁较严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现关隘建筑设施已荡然无存,关城则仅存残址。
上关 河北省遵化境内。今关口全部淹没于上关水库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关口建筑设施全被破坏,只存零星的夯土遗址。口南约3.5公里处筑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毁,只存部分夯土残墙。
狼窝沟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狼窝沟口在张家口西北,接近坝上。
新河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坍塌严重,关口处长城已破坏殆尽;但渔儿山一带长城却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关 河北省涞源县下北头乡白石口村. 关城南门楼在河西侧,保存较好,现仍可通行。
浮图峪关 河北省涞源县境。今城堡已毁无存。今除个别地方零星略存遗址外,均已被毁掉。
乌龙沟关 河北省涞源县境内。今城墙城门均保存较好,南、西城门均有瓮城环护,瓮城门额各嵌一匾。南瓮匾阴刻横书“栩荆门”,西瓮城匾阴刻横书“镇朔门”。
飞狐口 河北省涞源境内。飞狐口两壁陡峭,一线微通,逶迤蜿蜒,形势险要。
襄城驿 河南省襄城县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鲁阳关 河南鲁山县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顶屯兵城堡遗址依稀可见。建筑已废,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残片等。
叶邑关 位于河南叶县旧县镇。城垣遗迹今尚残存,高3米,长2000余米。
又名大关口、仙翁关,位于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大关口村。两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墙和要赛设的遗迹,1981年出土之铜戈、铜镞均为上战国器物,是考证楚长城的可靠依据。
野牛岭关 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塔湾村野牛岭。附近墩台为楚方城遗迹。
郦城堡 河南省内乡县郦城村仍有一段长200米,高2.5米,宽8米的残垣和瓦、陶片等遗物。
黄崖关 天津
寡妇楼 天津蓟县境内。
虎山长城 丹东市
抚顺关 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前甸乡。今关已毁,现存台堡遗址。抚顺城,为沈阳中卫所辖千户所城,城建于明洪武年间。
鸦鹘关 明长城辽东镇重要关隘,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苇子峪乡。又称三道关。
牛庄城 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
分水关 辽宁省北宁市北15公里。清代改称分税关。分水关城已毁,沿北关门遗址两侧有长城遗址,向西直抵医巫闾山,山上尚存石筑烽火台。
宁远城 辽宁省兴城县兴城镇。
阳关 阳关简介 阳关图片
平定堡城 辽宁省铁岭县平定堡乡,堡城已毁,现存有城下镇远南墩台遗址。
清阳关 辽宁省昌图县清阳堡东4公里关门山的隘口处,关城已被采石场拆毁,只存遗迹和关城两翼的长城。
新安关 辽宁省开原县庆云堡乡西4公里的双楼台。双楼台即新安关城东门遗址。
镇远关 辽宁省黑山县白土厂乡。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和清柳条边遗址。
明辽东镇卫城,明称广宁中屯卫,位于今辽宁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为山海关通向辽东的枢纽,亦是关内外走廊的要塞,它南临渤海的辽东湾,北依虹螺山,地势十分险要,是明辽东镇长城海防系统的重要屯兵城。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挥曹奉在元朝时的永乐县旧址上修筑。并于天启五年(1625)重新修缮。
居延塞故城 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今遗址尚存。
鸡鹿塞 内蒙古
关东 关中 汉中 函谷关 玉门关 还有之类的这些词都是指哪啊?
古时候的关东关西就是以长城一端的山海关为界,汉中是现在陕西的一个县,是全国的中心.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包括今辽宁 、吉林 、黑龙江三省。
关中,潼关以西,大概渭河流域:现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甘肃以东。
汉中:现在是陕西南部汉中市关东,三国的汉中大概就是现在陕西汉中市这一地带。
函谷关:在陕西与河南交接的灵宝市北。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向不远,位于四川北部,关中南部:有时也叫关外,指山海关以东地区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关东:有时也叫关外,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 、吉林 、黑龙江三省。
关中:现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甘肃以东,潼关以西,大概渭河流域。
汉中:现在是陕西南部汉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关中南部,三国的汉中大概就是现在陕西汉中市这一地带。
函谷关:在陕西与河南交接的灵宝市北。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向不远,是中国中原与西域,西亚和欧洲各国商品交流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