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大平原(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

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

1)东北平原

它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东北平原是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平原中部有一条稍隆起的分水岭高地。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

(2)华北平原

它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平原的主力。在历史上黄河曾北夺海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南夺淮河河道,从江苏北部入海,使得华北平原从河北省一直连绵到江苏省境内。今天,在黄河入海处,从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仍在不断地将黄河三角洲向海上推进,平均第年推进2.5千米。绘北平原的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3)长江中下游平原

它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长江中下游平原既不像东北平原那样开阔,也不像华北平原那样成为整体。这里的地势比华北平原更低,下游的长江三角洲海拔在10米以下,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垦田耕地、开沟挖渠,使这里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我国的三大平原

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都有什么特点?

东北平原:坐落于在我国的东三省地区,是三大平原中总面积较大的,达35万平方公里,又分成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及其三江平原。它被称作黑土,这儿土地资源富饶,气候适合,是在我国十分关键的粮食作物种植区。

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华北平原往西便是黄土高原地区,仅有一山之隔,因而近些年常常受风沙的危害;此外,华北平原因为产业链遍布缘故,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可是处在在我国核心区,经济发展不错,是关键的粮食作物种植区。

长江中上游平原:称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总体,三个版块彼此之间有较长的高山防护、以长江相接。坐落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份,海拔高度在50米下列,由长江冲积成的,河流满布,水流量充裕,适合稻谷等农业生产,因而有着“鱼米乡”的美名。

中国三大平原特点是啥

东北平原四周为山下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高度200米长。北边台地样子储存较显著,南边明显腐蚀呈浅丘容貌。平原南部沙尘地形地貌生长发育,产生大规模沙漠遮盖的冲积平原。平原东北端循松花江丘陵与三江平原互通。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海拔高度多不如一百米,地形轻缓歪斜。由山下向滨海县次序发生洪积歪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形地貌。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江河所营造的地形地貌组成了华北平原的行为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上游平原;海河中上游平原;滦河中下游冲积扇平原。

长江中上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边的山脚下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地形及钱塘江、杭州湾往北临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100~400公里,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关键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临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构成。一般海拔高度5~100米,多在海拔高度50米下列。年平均温14~18℃,降雨量1000~1500mm。

长江中上游平原坐落于扬子准榻榻米地台皱褶断拗带内,燕山健身运动造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扇后,而产生。受新地质构造危害,平原边沿灰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壤层略微掀升,经水流冲切,变成绝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间和临江沿海城市则再次降低产生泛滥成灾平原和滨海县平原。

中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以及特点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海拔大多低于200米,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土层厚,土地肥沃,耕地广阔,属于世界三大黑土区其中之一,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

东北平原包括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其中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嫩江冲积形成,它与辽河平原由位于长春市附近的侵蚀低丘——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隔开,又合称为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三江平原原是被称为“北大荒”的沼泽,在被开垦之后成为粮食产区,但是原有湿地面积大量减少。

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短、多雨,冬季长、雪少。年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约24℃,1月平均气温约-17℃;年均降水量约52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亦称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水一带达5000米。目前,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产地。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巫山以东的长江及其支流的两岸,被周围低山丘陵(见江南丘陵)交错分割成四部分: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面积3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在地球最近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地壳发生下降的地区,曾经形成过巨大洼地,出现过远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湖泊(如:云梦泽等)。

长江三角洲平原包括江苏镇江以东,钱塘江、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的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米以下。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湖泊洼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0%左右。

这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泊密布,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其中较大的湖泊就有1,300多个,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旱涝灾害多发。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海拔大多低于200米,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土层厚,土地肥沃,耕地广阔,属于世界三大黑土区其中之一,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

东北平原包括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其中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嫩江冲积形成,它与辽河平原由位于长春市附近的侵蚀低丘——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隔开,又合称为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三江平原原是被称为“北大荒”的沼泽,在被开垦之后成为粮食产区,但是原有湿地面积大量减少。

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短、多雨,冬季长、雪少。年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约24℃,1月平均气温约-17℃;年均降水量约52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亦称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水一带达5000米。目前,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产地。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巫山以东的长江及其支流的两岸,被周围低山丘陵(见江南丘陵)交错分割成四部分: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面积3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在地球最近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地壳发生下降的地区,曾经形成过巨大洼地,出现过远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湖泊(如:云梦泽等)。

长江三角洲平原包括江苏镇江以东,钱塘江、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的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米以下。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湖泊洼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0%左右。

这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泊密布,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其中较大的湖泊就有1,300多个,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旱涝灾害多发。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位于(30°n,90°e)整个青藏高寒区.平均海拔高于4000米,多7000至8000米的山峰.主要是高原山地气候,特点是“高”“寒”.

2.内蒙古高原,位于(40°n,100~120°e),平均海拔高于2000米.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黄土高原,位于(35°~40°n,102°~115°e).平均海拔高于2000米,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云贵高原,位于(23°.26’~30°n,100°~110°e).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三大平原:1.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于(30°~34°n,113°~121°e),平均海拔为200米.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华北平原,位于(34°~40°n,115°~119°e).平均海拔为200米.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3.东北平原.位于(40°~50°n,120°~130°e).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均海拔为200~500米.

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位于(36°~42°n,75°~90°e).平均海拔为1000米.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准格尔盆地,(45°~48°n,80°~90°e).平均海拔为500米.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柴达木盆地,位于(36°~39°n,90°~100°e),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4.四川盆地,位于(28°~32°n,105°~110°e),平均海拔为50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三省境内,又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三部分,是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达35万平方千米,它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东北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气温低,封冻期长,但夏季气温高。

华北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华北平原以西就是黄土高原,只有一山之隔,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气候比较不好,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处于我国腹地,经济较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以东,海拔在50米以下,由长江冲积成的,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河网密布,水量充足,江南水乡的气候。 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

我国的三大平原

中国的三大平原是什么?主要山脉和主要丘陵呢?

四大高原是: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2.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

4.云贵高原:位于云南东部和贵州的大部

四大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周围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包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沙漠广布。盆地中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中国油气蕴藏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准格尔盆地 准格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底部海拔500—1000米。盆地中部分布着草原和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盆地底部海拔在2700—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盐、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在巫山、大巴山等山脉的包围之中,地形封闭。盆地底部海拔400—800米,盆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盆地内的岩石、土壤呈紫色,有“紫色盆地”之称。

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组成,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辽河流域的辽河平原。

2.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至淮河附近,与长江中下游相接,跨冀、鲁、豫等省和京津两市,为我国第二大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跨鄂、湘、赣、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平原组成,为我国第一大平原。

三大丘陵:

1.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2.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3.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